20161211 南极论坛·三亚论坛花絮
12月10日,20多位南极论坛极友们齐聚美丽的三亚,参加了南极论坛举办的南极论坛圆桌会议,第二天极友们作为嘉宾参加了三亚·财经国际论坛高峰论坛一起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我们想要的世界——财富·环境·未来高端对话会”。
在10日的会议期间,大家探讨和发表了《三亚共识》。人类正在走向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时代---全球一体化文明时代,它将对全球的政治生态、权力架构、商业模式、生活方式等带来一系列深刻与长久的改变,也将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以及环境保护的规则产生巨大的影响。南极论坛将通过《三亚共识》倡议:在人类走向全球一体化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南极论坛要以整体和均衡的思维来理解和实践人类的生态权。在此过程中,南极论坛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积极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在全球环境和气候事务中传达清晰与积极的声音。
南极论坛将在论坛期间研究和磋商设立“地球环境奖”和设立“环境生态文明指数”的初步方案。南极论坛将努力打造一个关于人类环境问题的国际权威奖项“地球环境奖”,旨在表彰对环境研究、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做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南极论坛将着力研究设立一个具有综合性和权威性的“环境生态文明指数”,对各个国家、地区的综合环境文明生态进行科学、全面、完整、并具有未来引导性的价值观的评测。
12月11日“我们想要的世界——财富·环境·未来高端对话会”部分嘉宾语录摘抄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
“如果我们环境做的不好,会影响我们赚钱,中国人说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句话值得斟酌,因为我们的生活不是只有人,我们的生活在于我们的物理条件环境,我们有大气,还有地球以外的大气的污染,还有动物,动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现在讲以人为本,应该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怎么和大自然相结合,如果跟大自然结合的不好,只顾自己的生活,最后产生的后果会影响到我们的未来是不可确定的。”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资源专家委员会原秘书处主任李少义:
“全世界资源的利用量(全资源是指化石能、建材、工业矿产和生物质)世界增加了3倍,亚太地区增加了7倍,中国增加了13倍,当然我们13倍支撑了32倍GDP的增长,但是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自然高投入的发展模式。”
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中心主任、教授 Arthur Lerner—Lam:
“经济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要进一步降低经济发展对于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防大学原防务学院院长朱成虎:
“环境保护是中美两国合作非常重要的领域。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我们就很难有充满希望的未来。环境保护需要中美之间共同携手推进。”
美国能源部原副部长、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首席研究员David Sandalow:
“在温室效应下,温度是很难散发的,地球正在变暖。人类正在与此做斗争,没有一个人会质疑关于全球变暖和地球大气的变化,我们需要共同应对这样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