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極是對我們人類出的一道考題,或者說是對我們的考試,是考一考我們人的生命價值,考一考我們人文明的素養,考一考我們人的理想追求,考一考我們人的智慧,我想在這個考題面前,我們人類一定能夠作出很好的答卷,尤其是我們中國人,我想一定能考一個滿分,100分。
李君如
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
所以今天我們有兩個事情可以提出來,我們的生態文明正式寫入我們全黨的報,是去年的十八大。第二我們提出來組織南極論壇,這個事情肯定不會發生在三十年前,也不能發生在二十年前,只能發生在今天,我想現在這個時候提出這件事情是非常符合現在的歷史發展條件的。
郭招金
中國新聞社原社長 -
南極和北極的輻射都是比較高,可它的動物顯然生活過得非常好,它本身一定有很多的因果,我們不是非常瞭解,我們也不應該隨便亂下結論。
郭位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
現在,我們在自然科學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對生態系統更為瞭解,每天我們對南極的瞭解都在增加,對南極大陸的冰川以及周圍的海域更為瞭解。對南極進行了化學的,物理,生物的包括對其漁業資源的多方面多角度研究,因此南極宣言實際上應該被視作是一個不僅僅關係到南極生態系統的條約,更多的是包含全球地球系統的條約。
Arthur L. Lerner-Lam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
我個人希望中國能夠有一個平臺,南極論壇也好,亞洲博鼇論壇也好,能夠把中國人對世界的看法,世界的貢獻,對各方面世界的理解,把這些聲音能夠借助一個外國人聽得懂的場合,一個平臺能夠說出來,才能夠增進真正國際上的溝通。
陳啟宗
香港恒隆集團主席 -
南極是可以讓你到了以後對生命的本源,對世界是怎麼來的,人怎麼來的,未來向哪里去,提供最好思考的場所。這種命題都是需要解答,不是哪代人能解決的,不是哪代人能終結的。從這個含義上來講,我們南極論壇有存在的價值和必要。
李仁臣
人民日報原副總編 -
我認為論壇已經做了很多籌備工作。但是真正做起來這個工作是大量的。這個論壇怎麼樣定位?包括平衡發展和失衡問題這個問題怎麼切入,能不能論出亮點,還得要真是懂行的專家,熟悉世界問題焦點的人坐下來,請他們來參與一下,恐怕定得更准一點。所以工作量還是很大。你們現在肩上的責任很大。但是我覺得很可喜有這種熱情,我希望南極論壇可以做得更好。
王英凡
外交部原副部長
中國駐聯合國大使 -
今天參加南極論壇會議很高興。南極這個地方很特殊,南極地區蘊含非常豐富的資源,我去了之後回來也非常感慨,我們應該對南極更加重視和參與。看到南極論壇正在積極籌備與進展,我很高興。我也想說,在社會比較浮躁情況下,能夠潛心淡定研究這個事,做這個事也非常值得肯定。我希望南極論壇往前走,能夠更堅強更有生命力。
孫文盛
中國國土資源部原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