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南極
所在位置: 首頁 > 關注南極 > 南極概況南極概況

未知的南方大陸

           

 

 

    早在兩千多年前,人類對自己生存的地球的形狀就有很多的想像和思考。關於地球的基本形狀,有過“方派”、“球派”、“碟派”等多種理論流派。西元前,古希臘學者們從畢達哥拉斯開始已經推定地球是圓的,亞里斯多德更是將全球分為五個均等的環形氣候帶:冷帶--溫帶--熱帶--溫帶--冷帶,準確度已經相當之高。由於當時已知的大陸都位於北半球,所以亞里斯多德、地理學家希帕庫斯等都提出假說認為:如果地球要保持相對平衡,南北兩端必須各有一塊陸地,否則我們的地球就會失去平衡,而且為了避免頭重腳輕,北極點一帶應該是一片比較輕的海洋。這塊想像中的陸地,被稱為“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後來這個為南極大陸量身定做的名字卻陰差陽錯地被澳大利亞拿去了)。樂觀的希臘人還把想像中的這塊南方大陸描述為文明發達、居民眾多、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的所在。

    西元1世紀,羅馬地理學家龐蓬尼.麥拉卻獨樹一幟地提出:南大陸的南極地區與北半球的北極地區一樣,應該地處嚴寒之中而且是無人居住的區域。

    西元2世紀,地理學家馬里努斯發明了與北極(Arctic)相對應的詞南極(Antarctic),希臘天文學家兼地理學家克羅狄斯.托勒密則親自繪製地圖,依靠推理兼想像,在南半球描繪了一塊跨越南極的巨大的大陸,對希帕庫斯提出的名字將以修飾,名之為“未知的南方大陸” (Terra Australis nondum incognita)。

    文藝復興時期,托勒密的這一想法被普遍認可,許多地圖上都加上了這塊應該存在的假想中的大陸。當時人們對先哲的信仰和信任真是令人感動。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地圖上的理論存在,渴望與等待後來的人們去實地核實了。這個未知大陸的理論意義非常重大,此後大航海時代的南極探險,最初的動力就來源於托勒密的這一副想像中的地圖了,航海家們的心中已經早早地擁有了天邊外的目標。